機關事務大家談丨陳 璇:堅持法治思維 健全制度機制
更好發揮資產對機關運行的重要保障作用
編者按:
新年伊始,全國機關事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聚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推動以資產管理為基礎的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總結2024年工作情況,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為全國機關事務系統明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機關事務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我們邀請部分省級、副省級地方機關事務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貫徹落實全國會精神,聚焦機關事務工作職責使命,結合本地區資產管理法治化建設、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工作情況,撰寫了署名文章。現在國管局官網官微《機關事務大家談》專欄陸續推出,供大家學習參考。
堅持法治思維 健全制度機制
更好發揮資產對機關運行的重要保障作用
陜西省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 陳 璇
全國機關事務工作會議對持續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推動以資產管理為基礎的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進一步作出了安排部署,為機關事務部門落實“兩個更好服務”明晰了目標任務、規劃了路徑舉措。陜西省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以推動《陜西省機關運行保障條例》出臺實施、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省級機關資產和運行保障集中統一管理 推動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抓手,樹牢法治思維、深化建章立制,努力為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陜西經驗。
加快法治建設進程 夯實資產管理基礎
機關事務各項工作都離不開資產,都要依托資產作為物質基礎。
聚焦“誰來管”理順體制機制。推動印發了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省級機關資產和運行保障集中統一管理 推動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省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為全省機關事務工作主管單位”,負責省級黨政機關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實現了辦公用房、土地房屋、公務用車全口徑、全鏈條管理,新增了辦公設備、家具等通用資產實物管理職能,進一步明確了機關事務部門管資產的角色定位和職責邊界。
聚焦“管什么”推動法治建設。抓住機關事務管理法治化創新試點機遇,把握好工作立法、管理立法、基礎立法的定位,推動《陜西省機關運行保障條例》立法,《條例》(草案)于2024年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列入2025年省人大常委會審議計劃。在資產方面,《條例》規定了辦公用房、機關用地、公務用車等管理事項,明確管理主體、重點流程,明晰資產管理和使用責任,以法規條文保障機關事務部門資產管理職能的貫徹力和執行力。
聚焦“怎么管”健全制度體系。注重建章立制,推動建立范圍完整、層級清晰、類型豐富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在辦公用房方面,先后出臺了陜西省《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辦法》、《省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維修管理辦法(暫行)》、《省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租用管理辦法(暫行)》等制度;在公務用車方面,出臺了陜西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省屬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試行)》、《省級干部騰退公務用車暫行管理辦法》等制度;在辦公設備、家具等通用資產方面,《陜西省機關運行保障條例》(草案)就公物倉建設、閑置資產調劑共享等作出規定。同時,圍繞資產實物定額、信息化建設、經費管理等重點內容,以工作通知、地方標準等形式,剛柔并濟加大政策供給,基本實現了制度建設全覆蓋。
推進集中統一管理 實現資源共享共用
推動以資產管理為基礎的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按照“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推進資產集中統一管理,通過對資源的集約化統籌調度,提高保障效能,降低行政成本。
歸口管理強統籌。在推進省級四大班子資產集中統一管理過程中,充分考慮各方實際,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探索形成“三變三不變”的管理機制。“三變”即變權屬,統一登記在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名下;變調配,由機關事務部門統籌調配存量房屋土地資源;變大中修審批,由“一事一議、逐項審批”調整為“年度統籌、計劃安排”。“三不變”即內部使用、安全管理、日常維修不變,使資產管得更規范、用得更自如,有效提升了資產管理效能和機關運轉效率。
權屬登記明權責。按照國管局、自然資源部安排部署,深入推進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權屬統一登記工作,省級機關已完成83.1萬平方米房屋土地權屬登記工作。對權屬來源不清、權籍資料缺失等歷史遺留問題,爭取納入屬地處遺范疇,分批分類推動權屬登記,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有效解決資產理不清、統不起、調不動等問題。
調度利舊降成本。建立公車保障“延、調、租、購”機制,通過合理延長舊車使用年限、跨部門調劑閑置車輛、租用解決臨時用車、統籌編制購車計劃等方式,順位保障用車需求,節約運行經費;依托“全省一張網”信息化平臺開發省級機關公務用車虛擬“公物倉”,已調劑使用13輛閑置公務用車,節約經費近300萬元。會同財政部門建成辦公設備、家具等通用資產線上“公物倉”,通過資產配置“入口關”到處置“出口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資源共享、物盡其用,最大限度發揮資產使用價值,降低機關運行成本。
充分挖潛盤活存量 提升資產保障效能
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涉及面廣、類型多樣、情況復雜。我們及時掌握資產閑置、低效運轉等使用情況,結合實際制定盤活方案,切實減少閑置浪費和過度配置,提高資產的效率和效益。
摸清底數建臺賬。全面摸清省級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土地“家底”,分類建立辦公用房、機關用地、閑置房屋、酒店賓館、省屬院校等5類資產臺賬,開展辦公用房實地測繪,開發了房地產信息化系統,奠定了資產科學化調配、信息化建設、動態化監管、常態化巡檢等規范管理的基礎。
盤活存量變增量。在摸清底數基礎上,編制省級機關閑置房屋維修三年計劃,2024年首年已盤活3萬平方米,增加辦公及技術業務用房2.45萬平方米,減少租房1.05萬平方米,節約租金848萬元/年;對省級機關空置的18個院落、約400畝土地,納入配售型保障房、“銀發經濟”等儲備用地,使存量資產動起來、活起來。
分類處置提效益。堅持“用、租、售、轉”的處置方式,對不適宜機關辦公且儲備利用價值不高的閑置低效土地,配合做好屬地政府收儲、用途轉換等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會同省財政廳、省國資委加強經營性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分類分步推動省級行政事業單位所屬13家賓館酒店劃轉省屬國有企業統一經營,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機關事務工作會議安排部署,持續在資產管理法治化保障、標準化供給、信息化賦能、平臺化服務、融合化發展上用功用力,持續提升資產管理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資產的基礎性保障作用,努力推動“兩個更好服務”的目標任務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