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務大家談丨韓衛:以“公物倉”小切口做實資產管理
“大文章” 推動杭州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
新年伊始,全國機關事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聚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推動以資產管理為基礎的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總結2024年工作情況,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為全國機關事務系統明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機關事務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我們邀請部分省級、副省級地方機關事務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貫徹落實全國會精神,聚焦機關事務工作職責使命,結合本地區資產管理法治化建設、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工作情況,撰寫了署名文章。現在國管局官網官微《機關事務大家談》專欄陸續推出,供大家學習參考。
以“公物倉”小切口做實資產管理“大文章”
推動杭州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杭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韓衛
杭州機關事務系統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機關事務工作會議精神貫通起來,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管局對2025年機關事務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上來,增強狠抓落實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主動性,立足公物倉“小切口”,做實資產管理“大文章”,切實推動以資產管理為基礎的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立足高起點“謀篇布局”
自2022年9月被國管局確定為公物倉創新試點建設單位以來,杭州率先開展公物倉全域推進創新實踐,構建形成以1個市級主倉為核心、13個區縣市分倉協同、多個部門共享共用的“1+13+N”全市域聯動公物倉體系,2023年被國管局授予“公物倉創新試點單位”稱號。2024年鞏固拓展公物倉全域推進創新試點成果,積極推進機關事務管理信息化、標準化建設。
數字標準化與標準數字化“雙融互促”。在數字標準化方面,縱深推進機關事務數字化改革,將公物倉嵌入杭州智慧機關事務綜合平臺,打造規則統一的資產卡片底座,推動公物倉、房產管理、公車管理等信息互通、業務聯動。在標準數字化方面,通過物聯網感知設備,落實落細《公物倉日常運行管理規范》內部標準要求;通過云計算及大數據分析搭建智能模組,開發在倉庫存余量動態管理預警、智能助手在線交流等業務場景。
上下一張網與保障一件事“相輔相成”。構建上下一張網,實現市、區縣(市)跨層級業務高效協同;打破區域層級壁壘,與“浙里好管家”互聯互通,推動資產“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循環流動。推行“房+物+N”集成服務保障,集成辦公用房、辦公設備和保障資產,打造標準化辦公室,實現“一站式、一條龍”管家服務模式,利用公物倉高效精準提供“一件事保障”。
小空間挖潛與大資產循環“相得益彰”。堅持因地制宜,通過利舊改造地下空間、閑置廠房和辦公用房等,挖掘閑置小微空間潛力,打造標準化倉儲空間,減少集中倉儲用房投入。搶抓“后亞運”機遇,建立亞運資產處置聯動機制,依法依規統一接收亞運賽后辦公設備、辦公家具等通用資產;循環利用亞運資產,無償調撥信息化設備用于“智慧城市”建設等。
聚焦見實效“精耕細作”
持續發揮公物倉上下貫通、左右聯通、多跨互動的積極作用,推進各類資產節約集約利用,助力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成為常態。
突出政治效益,強化勤儉辦事理念。市、區縣(市)兩級公物倉累計保障行政事業單位、重大活動等600余次。其中,市級公物倉為97家行政事業單位調劑資產,支持AIPPI知識產權大會等30余個大型活動籌備工作,與省級公物倉、寧波公物倉實現跨層級跨地區聯動。
突出經濟效益,推進資產全域盤活。落實“先調劑后購置”優先調劑使用公物倉資產機制,通過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調劑、周轉等方式,有效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自市、區縣(市)兩級公物倉運行以來,累計節約購置經費6000余萬元,其中市級公物倉節約購置經費近1700萬元。
突出社會效益,探索共享共用模式。持續拓展公物倉民生保障效益,積極打造“公益倉”,助力共富先行。市級公物倉通過愛心捐贈等方式,為對口幫扶、地震災區等地提供公共衛生、基礎教育物資近千件;擇優挑選百余臺打印、復印設備,用于2026年青奧會籌辦工作。
錨定新目標“接續奮斗”
緊扣“管理范圍全覆蓋、上下聯通一張網、資產流轉高效率”目標,堅定走好資產資源循環利用、共享共用、高效使用的現代化管理之路。
在強機制上聚合力。會同財政部門在完善公物倉節約利用監督機制等重點領域深耕。通過宣傳引導、激勵約束等方式,引導黨政機關牢固樹立勤儉節約的資產管理理念,將勤儉辦一切事業、盤活國有資產、提升管理效能落實到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的全過程。
在建體系上下功夫。以公物倉建設、運行、評價等全流程為基礎,積極探索建立涵蓋實體倉、虛擬倉以及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等多維度的標準體系,構建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數字化體系。優化完善公物倉“線下+線上”一張網聯動機制,打造數據共享共用、業務多聯審核、資產多跨循環的智慧公物倉應用場景,助力實現“兩個更好服務”目標。
在提質效上加速度。合理優化實體公物倉倉儲布局,強化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運用,提升公物倉運行保障效能。推動數字孿生+市民中心項目建設,以市級行政事業公物倉、集中周轉辦公區為小切口,嘗試電子芯片定位跟蹤等新方式,實現對資產的全方位動態管理,提升保障效能。
站在新的起點,杭州機關事務工作將突出全口徑覆蓋、全生命周期、全成本管理要求,不斷完善資產管理體系、健全資產管理制度、提升資產管理能力,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杭州新實踐貢獻機關事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