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下好轉型“先手棋” 積極推動公共機構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為深入踐行國家“雙碳”戰略,武漢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以創新思維構建節能管理新體系,推動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從“粗放管理”向“精準智控”跨越,從“單點突破”向“全域協同”升級。
智慧平臺掌舵:構建節能“數字神經網”。創新搭建武漢全市綠色低碳機關綜合能源管理系統,整合能源監測、故障報警、智能診斷、碳數據核查等核心功能,構建“監測—預警—診斷—優化”全鏈條閉環體系。全市綠色低碳機關綜合能源管理系統覆蓋武漢市全域93家市直機關,對空調、照明等重點用能設備實現每分鐘1次高頻數據采集,在線監測率達100%。每一度電的消耗、每臺設備的運行狀態均實時呈現,形成可視化“數字儀表盤”,為節能決策提供精準依據。
數據核查筑基:夯實節能“精準底盤”。為摸排武漢各市直機關用能情況,武漢市管理局采用“線上智能篩查+線下實地核驗”雙機制,對市直機關開展“拉網式”數據核查。通過數據核查,建成實時更新的動態能源數據庫,清晰呈現各單位用能總量、結構占比、峰值時段等關鍵信息,實現“底數清、方向明、措施準”,讓節能工作始終錨定“數據精準”軌道,真正實現“一庫在手,節能有數”。
市場機制破冰:激活節能“綠色動能”。打破“政府包攬”模式,在市直機關推行能源托管試點,采用“零前期投入”模式,由節能企業承擔設備改造與運維成本,政府機關按照實際節能量支付服務費,通過市場化運作,將節能責任與專業服務深度綁定,激發節能內生動力。能源托管項目精準覆蓋照明系統改造、空調節能管控、光伏儲能建設三大場景,形成“技術集成化、管理一體化、成效可視化”的新范式。技術方案經過多輪專家論證,確保適配各類辦公建筑,使技術集成與場景落地結合,為規模化推廣奠定基礎。
武漢市管理局以“技術創新+機制配套+市場聯動”的三維協同策略,推動公共機構低碳轉型從“單一降碳”向“降碳擴綠協同增效”躍升。下一步,武漢市管理局將以節能降碳為核心目標持續發力,力爭年底前形成一批“技術成熟可復制、模式清晰可推廣、效益顯著可量化”的標桿案例,同時穩步拓展節能管理邊界,通過持續深化“科技賦能+市場協同”的實踐路徑,推動公共機構綠色轉型從“節能提效”向“全鏈條低碳治理”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