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決定,今年全國兩會后至7月,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此次學習教育是鞏固拓展主題教育和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保障。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堅持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牽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兩個更好服務”目標導向,落實“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原則要求,把握“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方法路徑,聚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總綱領總遵循,著力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標志性成果,以奮進姿態推動以資產管理為基礎的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抓好學習教育,錘煉過硬作風
當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堅定執行者。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對標對表落實落細學習教育要求,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做好統籌協調,把開展學習教育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同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中心工作結合起來,認真開展集中學習、舉辦讀書班、抓好個人自學等,推動學習教育有序有效開展。著力構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查擺管控工作體系,建立“全量問題庫”并持續健全問題動態更新、交辦流轉處置機制,加強問題跟蹤督辦,強化問題庫成果運用,在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中主動化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深層次問題。
當好中央八項規定相關制度規定執行的有力監督者。把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經常性工作,堅持管行業管業務必須強監管,持續做好國內公務接待、房屋資產、公務用車、節約型機關建設等監督管理。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學習教育期間群眾反映強烈的違規吃喝、公款旅游、違規建設、奢華裝修樓堂館所等突出問題,加強與巡視、審計和信訪部門溝通對接,全面梳理匯總、動態更新市級層面問題清單,并逐項制定詳細的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項目式推進、清單式管理,確保取得實效。
當好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的忠實踐行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持之以恒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持續深入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格落實新修訂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及《重慶市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辦法》《推動機關事務部門帶頭習慣過緊日子10條措施》等制度規定,抓好“裝修風”向基層蔓延問題專項整治、“三公”經費控制等重點工作,扎實開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主動面向區縣收集對做好全市機關事務工作的意見建議,認真研究、及時回復,幫助基層解決問題,推動機關事務部門作風持續向好。
檢查基層單位安全生產情況
深化行業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加強調查研究。堅持目標導向,圍繞服務接待、相對集中辦公區打造、公務用車管理、節約型機關建設、基層單位發展、數字化建設、《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條例(草案)》立法等重點工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梳理形成“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調研問題清單”,聚焦重點、難點、痛點,深入剖析問題根源,探尋務實可行的解決措施與實施路徑。深化調研成果運用,構建全鏈條轉化機制,對調研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及時梳理納入問題庫,在政策制定、方案實施時予以充分考量,及時將優秀經驗做法總結提煉為理論成果,確保“研以致用”。搭建調研經驗共享交流平臺,實現調研成果跨部門、跨層級流動,推動“一地創新”拓展為“多地實踐”,真正使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招妙招。外出調研時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做到輕車簡從、厲行節約,嚴禁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點水式調研,杜絕扎堆調研、多頭調研、重復調研,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強化政校合作。開展理論研究,緊密結合機關事務行業發展方向,圍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房屋資產集中統一管理、機關事務數字化建設等當前全市機關事務領域重點工作,深入挖掘基礎性、關鍵性、戰略性的重大理論問題,加強研究論證、經驗總結和規律提煉,提供謀劃發展的創新思路、推動落實的具體舉措、解決問題的務實路徑,形成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做好成果轉化,健全研究成果轉化運用體系,組織高校專家教授、研究中心研究員、機關業務骨干開展會商研討,加快推動研究成果和現實生產力的相互轉化,推動形成高水平研究、高效率轉化、高質量發展的機關事務理論研究新格局。抓好人才培育,鼓勵干部職工報考重慶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政府運行保障管理方向來提升學歷,借助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機關運行保障研究中心的教學資源和智力優勢,通過設計激勵制度,調動全市機關事務系統參與機關事務理論研究和政府運行保障管理學科建設的積極性,為推動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撐。
抓好培訓教育。著力打造分工明確、計劃科學、內容豐富、務實管用的培訓教育體系,持續提升干部職工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改革攻堅等本領。面向不同對象,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統籌各方資源,組織開展好高校綜合培訓、集中精品培訓、業務專項培訓等。常態化開展黨員學習教育培訓,不斷強化理論武裝,深化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心走深走實,引導干部職工做到真學真信真用,不斷增強黨性修養、促進作風轉變,讓黨的創新理論成為機關事務干部隊伍思想和力量的源頭活水。抓好技能競賽,統籌開展崗位練兵、業務比武等,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注重賽事和培訓相結合,使體系化培訓內嵌于技能競賽全過程,做到以賽促訓、以訓促干,持續提升機關事務隊伍專業技能水平。
建強干部隊伍。堅持以黨建帶隊伍,加快打造適應和引領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緊扣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堅持有為有位鮮明用人導向,從政治上看干部,從實干實績中看干部,在完成任務、推動發展、改革攻堅中選好干部。著力完善干部培養機制,對交流學習工作做出制度性安排,暢通輪崗交流渠道,推動干部職工多崗位鍛煉、多平臺歷練、多維度成長。堅持做好群團工作,搭建青年干部交流學習、展現風貌的成長平臺,教育引導青年干部不斷強筋骨、長才干,為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增強發展后勁。強化宗旨意識教育,激發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的內生動力,推動干部職工始終保持奮進者姿態、激發創造性張力。
重慶“四公在線”數字化應用平臺
聚焦工作主線,優化方法路徑
進一步在服務接待的各環節上花心思、下功夫,突出重慶特色、體現重慶辨識度。一方面,強化“軟硬件”支撐。不斷整合接待服務保障資源,以重慶元素為基礎,做好建筑設施、服務設備、園林綠化等硬件提檔,抓實服務流程、服務標準、服務內涵等軟件提質,配齊配強政務保障基地管理、經營、服務三支隊伍,學習融會現代化國際化的先進服務理念,著力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服務保障品牌。另一方面,突出特色化發展。深度挖掘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菜品、產品資源,用好渝味360碗、重慶地標菜資源,在宴會擺臺、客房布置、服務人員著裝中加入本地特色元素,以更加專業化、精細化、個性化的服務,贏得良好口碑。
統籌推進房屋資產“六統一”管理,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辦公區建設,分類推進租房辦公單位退租減租,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體系,確保房屋資產統一管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不斷細化實化實物保障用車、公務出行社會化租賃、公務用車定點維修等公務用車管理領域配套制度,迭代升級公務用車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堅決落實新能源汽車“應配盡配”要求,大力推進公務用車領域創新,通過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編制內租賃新能源汽車試點,解決基層公務出行問題。深入貫徹《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立足“實現閑置低效資產共享共用”目標,持續推進公物倉建設,加快出臺公物倉管理辦法,解決好公物倉“有倉無貨”“有貨無用”問題,提高閑置資產使用效益。
堅持創新驅動,以法治化賦權、標準化提質、數字化賦能,推進治理手段革新。進一步深化法治化建設,加快推進《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立法。以立法調研為契機,厘清服務、資產與經費之間的邏輯關系,理順機關事務部門管理范圍、履職基礎,明確與其他市級部門的職責邊界、協同機制等。進一步深化標準化建設,聚焦實物定額和服務標準兩個方面,分級分類、系統構建機關事務現代化標準體系,編制《公務活動服務保障工作指南》《機關事務政策標準問答》,加強川渝機關事務標準化協同聯動,不斷提升機關事務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深化數字化建設,推動由點上突破向面上拓展,加快打造“四公在線”綜合場景應用,打通數據共享壁壘,推動業務多跨協同,探索AI賦能,形成機關事務數字化基本能力體系,以及機關事務數字化建設實踐、理論、制度體系化成果。
作者:鄧清華(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全國機關事務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